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計畫執行特色

本醫療群於大萬華地區執行健保局之家庭醫師計畫已有二年的時間。 2006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已有226萬人,預估到了2020年時,老人人口將接近400萬人。而老年人口依賴比(也就是老年人口相對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 ),2003年平均每6至7名青壯年扶養1名老人;預估到了2020年,出現1至2名青壯年扶養1名老人的狀況,這對工作年齡人口來講,經濟負擔將會越來越沉重,衍生而來的老年福利、退休制度、醫療照護等問題,亦不容忽視。萬華區多為老舊社區,老年人口比例高於一般行政區域,本醫療群新增目標:以功能導向目標管理的照護模式、周全性老人健康檢查的實施、強調預防醫學的推動、健康生存餘命的延長,落實三段五級之預防醫學,讓老年人的生活過的更有品質。與合作醫院(和平)醫院力促進萬華地區之社區健康品質。
未來本醫療群期望能以群內醫師之不同專長,加上合作醫院,在萬華地區構成醫療網,促進大萬華地區醫療資源之可近性。本群將與萬華地區之學術機構,以及一般民間機構協議,共同舉辦定期性之社區衛生教育活動,藉由衛教活動,強化家庭醫師制度之觀念,讓民眾能了解更多的醫學常識,以提升一般民眾之衛生觀念,導正舊有就醫之陋習。並且將衛教活動融入社區,成為社區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藉由衛教宣導,落實社區醫療網之轉診制度,以醫療網之診所與合作醫院之分工合作,達到地區性之醫療完善。

目標說明:

一、建立雙向轉診制度
轉診制度的落實,可使民眾獲得完整性和連續性的醫療照顧,也是目前健保重要的改革目標。配合上現在高齡化社會,慢性病人醫療需求增加,醫療費用高漲,因應當前民眾健康需求應為我們的首要目標。
基層醫師最適合負起全人照顧的責任,但儘管基層醫師的能力和素質已經足夠,如果對病人的醫療資訊不足夠,也無法做確切的醫療診斷和處置,擔負起全人照顧的責任,更不能獲得民眾的足夠信賴。基層醫師也是最有意願擔任病人各項醫療資訊的整理者,建立雙向轉診,提供基層醫師足夠的病人醫療資訊和機會。
二、大萬華社區醫療群聯合門診(共同照護門診)
(一) 提昇基層醫療品質:醫師在基層診所不能完整照顧所有民眾,常因為設備不足,而非能力不夠。基層醫師可藉由共同照護門診來運用合作醫院(類似開放式醫院)的設備來改善。在本土化家庭醫師制度中,醫院扮演重要的角色。開放式的醫院能夠提供機會讓家庭醫師獲得與其他醫師交換意見、評估醫療內容及教育訓練,有助於提昇基層醫師的醫療品質。
(二) 基層醫師由醫院聘為兼任主治醫師,在不影響診所業務的前提之下,每月至少提撥半天的時間到合作醫院看診,成立基層醫師與醫院合作的「共同照護門診」,克服基層與醫院彼此間缺乏合作的困難,避免管理上的問題,逐步建立醫院與診所的合作關係。在此一制度下,基層醫師可以利用在醫院看診的時段將診所的病人帶到醫院進行必要的照會,也可以利用醫院的儀器設備為病人進行必要的檢驗,解決病人在醫療上的問題,真正落實由基層醫師與醫院來共同照護病人。「共同照護門診」有助於促進社區基層醫師與醫院的合作,建立雙方的互信,也有助於提昇基層醫師的醫療品質,可以做為家庭醫師與醫院合作的媒介。
(三) 民眾更完整性和連續性的醫療照顧:對民眾看病來說,能在合作醫院持續由熟悉病情的家庭醫師來照顧,不必忍受「三長兩短」的看病之苦,避免重複詢問和遺漏病情,並增加對基層醫師的信任和情感,必要時可轉介接受其他專科醫師的諮詢。
(四) 減少醫療浪費:避免在基層診所和醫院做重覆檢查,減少不同醫師門診的遊逛。

(五) 創造本土化「家庭醫師」
藉由基層診所和合作醫院的相互合作,建構完善之轉診服務制度及透過「共同照護門診」,讓民眾更時效性、便利性就醫,減少醫療成本支付及醫院往返時間。相對使基層醫師的照顧能力,從診所延伸至醫院,能讓民眾有更完整性和連續性的醫療照顧,成為更理想的家庭醫師。
(六) 家庭檔案和個人健康資料的建檔
1. 由基層醫師擔任「家庭檔案建立」和「個人健康資料」登錄的角色,並建立於電子資料庫裡,與合作(和平)醫院共享。不僅只有基層診所可以獲得合作(和平)醫院的病人醫療資訊輸出的好處,合作(和平)醫院亦可獲得基層醫師向病人諮詢,彙整由各自不同的醫療院所與不同的專科提供的醫療資料,建立的「資訊化個人健康資料」,能對病人做更適當的治療,而非僅是付出。合作(和平)醫院和基層診所,在病人醫療資訊相互溝通上,盡最適當的義務和角色,減少醫療糾紛產生。
2. 預防醫學和慢性病資料的電子化,可更有效追蹤和處理成員的狀況,及早預防疾病和預防併發症,減少國家醫療和個人健康傷害。
(七) 基層醫師平行照會
因基層醫師源自各個不同區域且擁有專科醫療領域、檢驗或部份設備齊全,除了建構診所與醫院轉診制度之外,更倡導基層醫師之平行照會轉診,共同透過「社區照護網路系統」資源共享瞭解民眾就醫行為及處置,相對也能讓民眾有更完整性和連續性的醫療照顧,提供民眾就近性就醫減少醫療浪費。
(八) 透過診所與合作(和平)醫院此合作機制及默契,造就社區醫療網絡形成,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及宣導健檢服務,達到預防保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標。

背景說明

大萬華社區醫療群以天行健診所為中心,聯結了快樂兒童診所、長泰耳鼻喉科診所、怡和診所、許孟權診所,共五家診所、七名醫師,協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為後送醫院,以良好和人性化的轉診醫療模式,將完整的轉診資料傳送,建立「本土化家庭醫師制度」,創造適當分級醫療模式,強化基層診所和社區醫院的互信、互助、合作,並且提昇基層診所的素質,藉由以往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良好的互動關係,使醫療資源更合理的分配、整體民眾的利益提升、促進大萬華區民眾的健康品質。

計畫整體架構

建立家庭醫師制度,提供民眾周全性、協調性與持續性的服務是未來的趨勢。而以民眾健康為導向,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觀念,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給予病人全人照顧則是醫療提供者的使命。近年來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成效有目共睹,大萬華醫療群則已邁入第三年,共同為廣大萬華地區民眾的健康把關。

大萬華社區醫療群

大萬華醫療群是由五家診所組成,共有合作診所:天行健診所 快樂兒童診所 怡和診所 許孟權診所 長泰耳鼻喉科診所等。合作醫院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社區醫療網

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 執行模式係同一生活區由 5~10家西醫診所組成一社區醫療群,希望將目前分科過細、解決症狀的片斷性診療,轉型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連續性照護,由民眾就近選擇登記一位家庭醫療照護專責醫師,而由該醫師及其醫療群醫師團隊成員,對整個家庭提供持續性及全面性的照顧(包括預防保健、家庭訪視、健康諮詢、疾病治療、轉診服務及社區衛教等)。
參與此一計畫的社區醫療群,須能提供 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 , 讓登之家戶會員於緊急狀況發生時,能立即獲得醫療諮詢服務,掌握病患最妥適的醫治時間。